前些时婆婆为办理养老金一事回了一趟老家,天擦黑就返回了。问她事办得怎样,她突然一声长叹:“老湾聋子姑婆不在了。”“哦,么时候的事,姑婆怕是有百把岁了吧?”我随口一问。“记不清楚,好象九十八九岁了吧。听说不在有个把月了。”婆婆又是一声长叹:“可怜啊,人死得老不得呀。”听婆婆的口气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么回事?不是快五世同堂了吗?”“唉,活多大岁数不是磨自己吗?儿孙多了哪来的福,三个儿两个女儿,到死了连屋都不让进,放在外面。”我脑中一轰,居然有这等奇事......
在我印象中这个远房的细脚姑婆可是个女强人。十几年前她到镇上二儿家里住了段日子,婆婆特地去把她接到我家小住了两天。老姑婆矮小的个子,非常健谈,说话中气十足,除了耳有些背身体很是健康。虽说儿孙满堂但她一直是一个人单独生活着,那时八十多岁了还能自己拄着拐挑肥种菜做饭养鸡鸭。记得今年清明回老家祭祖在老屋湾碰到老姑婆拄着拐战战兢兢地慢慢走在路上,老态龙钟,浑身脏兮兮的,满脸的皱纹,一点都找不到那年初见她的影子。看到我们喊她还站在路口和大家说了半天话,仅管她听不清我们说什么,但她依然认得人。正在塘角边看桃花的我随手为她拍下了几张照片来,也许当时潜意识里只是想把祖屋一切值得怀念的镜头都留下来。没想到那爽朗的笑仿佛还回响在耳边,这几张照片竟成了永远的记忆。
“听说倒床很多时了,一直是姑婆娘家人和女儿在照顾。儿媳妇还不乐意,到处说姑婆娘家人不该来照顾。”“那她这做儿媳妇的倒是亲自来照顾呀,又想面子光又想省事,哪有果好的事。”我气愤不已。
“指望她来照顾?原来大儿在的时候就没管过老娘的闲事,大儿不在了媳妇还管她死活?据湾里人说,有次老娘拿个柴扒子,背个篓子慢慢挪到湾口大儿的自留山上去扒树叶子,还冒扒两下子,大儿跑来把扒子一下子抢过去丢得远远的,还质问他老娘:哪儿捡不到柴偏要跑到我的山上来捡?”婆婆叹息不已:“养儿防老,就果个下场。没一个管她的闲事,比五保老都不如哦。湾里人都叹息姑婆伤心,唉.......”我一时无语。
“那她去世丧事么样办的?”“么办?凉拌。孙儿不准老姑婆的棺木进屋,说他新屋不能让他婆搞脏了。就在姑婆住的细披耍子边用尼龙布搭个棚子办了。”“真是恶人屋里出强盗,就不怕屋檐水滴现凼吗?”我彻底无语。
这事搁在心里已有十来天了,今日翻看相册竟又翻出老屋几张相片,望着白发苍苍的老姑婆,心中感慨万端。这位百岁老人早年守寡,风雨一生,勤扒苦做养活一大家子儿女,到老竟也没享到丁点福分。虽然与她家来往不多,但据了解老人的孙辈还是有一些出息的,这几年都在外头弄了些钱搞得风光体面,住起了高楼大厦,可为什么这位百岁老人直到死前竟然还在自力更生,食不裹腹,无处可依?且不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竟让自己的祖辈落得如此境地,让人情何以堪?!
都说羔羊知跪乳,乌鸦能反哺,禽兽尚能如此,为何某些人就能忘了根本?中华美德在某些人心中到底价值几何?当他们天天吃着大鱼大肉,住着高楼大厦,穿着华服靓衫时,可曾瞥见脊梁后的指点,可曾听到身后的唾弃? |